本文来自发表记,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6-3tBq3fKytsWHAex9VGzw
2021年生态报告要点速览
整体态势
2012-2021年的十年间,中国大陆机构在SCIE&SSCI两大索引的期刊年发文量由20.03万篇增长至67.85万篇,总发文量增加约47.82万篇,年均增幅15.68%,总增幅达238%。同时期,北大中文核心期刊年发文量由约54万篇下降至43万篇,总文献量约减少11万篇,年均降幅2.4%,总降幅约20%
发表供需态势及难度
2010-2021年,中国机构在北核、SSCI、SCIE的总发文量从69.73万增长至111.11万篇,总增幅59.36%。发文量的增长反映了巨大的发表需求,据统计,2010-2021年,中国高校专任教师、硕士和博士生招生数由188.13万人增长至306.17万人,增幅为62.75%。
初步判断,2010-2021年间,中国学者(生)论文发表需求与期刊版面供给整体上呈同比例协调增长态势,近十年内,发表的整体难度变化不大,但中外文发表的结构性难度差异显著。
从发表难度系数看,2010年,中国学者(生)在北核期刊人均发文0.21篇,但这一数字到2021年仅为0.14篇,表明在绝对的刚需下中文核心期刊发表难度在近十年内提升了约50%。
而在同时段内,2010年中国学者(生)在SSCI/SCIE期刊人均发文0.08篇,这一数字到2021年增加至0.22篇。2010-2021年,SSCI/SCIE期刊论文中由中国学者(生)发表的论文比例由21%上升至61%。
2021年SCIE发文量统计
发表记统计了2021年被SCIE收录的论文发表情况。满足这一要求的论文共656809篇。这些论文主要集中在多学科材料科学、电气电子工程、环境科学、物理化学、应用物理和多科学化学等学科,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大学等机构贡献了较多的此类论文。
从文章归属的期刊看,刊发此类论文较多的期刊有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IEEE Access、Frontiers in Oncology等。
2021年SSCI发文量统计
发表记统计了2021年被SSCI收录的论文发表情况。满足这一要求的论文共53260篇。这些论文主要集中在环境科学、环境研究、公共卫生、经济学等学科,中国科学院、香港大学、北京大学等机构贡献了较多的此类论文。
从文章归属的期刊看,刊发此类论文较多的期刊有Sustainability,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Frontiers in Psychology等。
2021年SSCI&SCIE同时收录论文发表
发表记统计了2021年同时被SCIE和SSCI收录的论文发表情况。满足这一要求的论文共31537篇。这些论文主要集中在环境科学、绿色可持续科技、公共卫生等学科,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香港大学等机构贡献了较多的此类论文。从文章归属的期刊看,刊发此类论文较多的期刊有Sustainability,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Psychiatria Danubina等。
2021年SSCI(非SCIE)收录论文发表
由于大量同时被SSCI和SCIE检索的论文集中于资源环境、公共卫生等领域,可能使得部分学科领域的SSCI论文发表难度被低估,故发表记进一步统计了2021年仅被SSCI收录的期刊的论文发表情况。满足这一要求的论文共21723篇,仅占所有SSCI论文数量的40.8%,侧面印证了对于很多学科而言,在SSCI期刊发表论文仍有很高的难度。这些论文主要集中在经济学、多学科心理学、管理学和商学等学科,香港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理工大学、中国科学院等机构贡献了较多的此类论文。
从文章归属的期刊看,刊发此类论文较多的期刊有Frontiers in Psychology,Land,Current Psychology,Sage Open,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and Social Change等。
非SSCI期刊但被SSCI检索的论文发表
鉴于以下情形的存在,即一些非SSCI期刊中的部分文章可以被SSCI检索(例如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本身并非SCIE和SSCI双检索期刊,仅有部分偏社科研究的论文有机会被SSCI检索),故发表记统计了2021年在非SSCI期刊上发表的SSCI检索论文的情况。
发现,共有1722种本身非SSCI但有文章被SSCI检索的期刊。在这些期刊合计发表的303813篇论文中,有15003篇文章被SSCI检索,仅占4.94%。需要注意的是,在这些非SSCI期刊表论文,能够得到SSCI检索的机会有较大差别。这些期刊总体上以资源环境、能源、公共卫生等领域的期刊为主,包括Sustainable Cities and Society、Computers Industrial Engineering、Environment Development and Sustainability等。
中国作者主导期刊情况
发表记将中国机构发文比例不低于50%的期刊定义为“中国主导期刊”。以下分别介绍2021年SSCI和SCIE中的中国主导期刊情况。
- SSCI期刊
根据中国机构发文比例,由高到低对SSCI中的中国主导期刊进行排序,排在前五的期刊分别是Chinese Management Studies,China World Economy,China Agricultural Economic Review,China Economic Review,Journal of Chinese Governance,它们都是聚焦中国问题研究的经济或管理类期刊,发表的文章中来自中国机构的数量均超过85%。然而,这些期刊的年发文总量并不高,大都在100篇以下,因此仍然有较高的发表难度。发表的中国作者文章比例超过50%且年度发文总量较高的期刊有:Psychiatria Danubina(1731篇)、Information Processing Management(340篇)、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E Logistics and Transportation Review(277篇)、Economic Research Ekonomska Istrazivanja(274篇)、Emerging Markets Finance and Trade(210篇)等。
- SCIE期刊
由于SCIE中发表中国机构论文数量的期刊较多,进一步将SCIE中的中国主导期刊限定为“年发文总量在1500篇以上且中国机构发文比例不低于50%的期刊”。
在此基础上,根据中国机构发文比例,由高到低对SCIE中的中国主导期刊进行排序,排名前五的期刊分别是Annals of Translational Medicine,Aging Us,Neurocomputing,Complexity,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Ecotoxi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Safety和Psychiatria Danubina等,它们发表的文章中来自中国机构的数量均超过70%。
海量发文期刊中的中国机构发文情况
发表记将年发文量在5000篇以上的期刊定义为“海量发文期刊”。根据2021年各SCIE/SSCI期刊的发文数量,达到这个门槛的期刊共有27种,居于首位的是由NATURE PORTFOLIO/ SPRINGER NATURE出版的Scientific Reports,共发表了超过2万篇文章。发文量超过1万篇的期刊还有Plos One,Sustainability,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IEEE Access等。值得注意的是,MDPI出版了27种海量发文期刊中的11种,占40.7%。
由于海量发文期刊发表的文章总数很大,因此备受一些中国学者青睐,甚至主导了其中的不少期刊。对这些期刊而言,即使其刊发的中国学者的文章相对比例不高(例如不超过50%),但考虑到较大的发文基数,也意味着有较高绝对数量的中国机构文章发表在这些期刊上。统计2021年中国机构在这些期刊上的发文数量及比例后发现,一方面,这些海量发文期刊发表的中国机构的文章比例总体上不低,这一数字仅在3种期刊中小于10%,而总发文量排在前五的期刊,即Scientific Reports,Plos One,Sustainability,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s和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发表的中国机构的文章比例均超过10%。另一方面,中国学者在部分海量发文期刊上表现出绝对优势,根据中国机构发文比例对期刊由高到低排序,排在前列的依次是: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74.34%),Frontiers in Oncology (66.04%),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 (59.73%),ACS Applied Materials Interfaces (58.48%)等。
北核期刊发文量变化
依据中国知网提供的信息进行统计,在2012-2021年间,北大中文核心期刊发文量由54万篇下降至43万篇,平均每年减少约1万篇,总文献量减少约11万篇,年均降幅2.4%,2012-2021年发文量总下降幅度约20%。同时,单本期刊年均发文量从2012年的275篇下降至2021年的221篇,减少54篇。
为进一步描述近年来期刊发文量的变动趋势,以近五年(2017-2021年)的数据为基础测算发现,1900多种样本期刊中,发文量减少的期刊共1374种,占比约70%。其中,发文量降幅超过100篇的期刊有183种,占比约9%;增幅超过100篇的期刊有59种,占比约3%。
不同学科期刊发文量变化
尽管几乎所有学科期刊的发文量都呈下降趋势,但学科之间仍存在明显差异。2012~2021年间,相较于自然科学类期刊,社会科学类期刊的发文量降幅整体上更高,尤其是哲学、社会学、政治、法律、经济等五个学科的期刊发文量降幅均超过30%。形成对比的是,工业技术和农业科学领域的期刊发文量降幅较小,均低于10%。
统计不同学科期刊发文量中位数发现,自然科学类期刊发文中位数普遍高于人文社科类期刊。医药卫生类期刊发文中位数最高,达247篇,哲学、社会学、政治、法律、经济、文化、教育、历史等学科期刊发文中位数普遍偏低,在100-130篇的区间内。
不同学科期刊发文量降幅及近年趋势
哲学、社会学、政治、法律期刊发文量由2012年的55810篇减少至2021年的65538篇,总减少量19272篇,近10年来发文量持续下降,总降幅34%,年均降幅4.6%。就近3年而言,发文量降幅趋势持续加大,2021年比2019年减少4288篇,下降幅度年均5.2%,尤其2021年降幅达5.8%,下降趋势未有减缓迹象。
经济类期刊发文量由2012年的38359篇减少至2021年的25828篇,总减少量12531篇,近10年来发文量持续下降,总降幅达32.67%,年均降幅4.28%。就近3年而言,发文量降幅趋势持续加大,2021年比2019年减少1554篇,下降幅度年均2.8%,尤其2021年降幅达4.28%,下降趋势未有减缓迹象。
文化、教育、历史类期刊发文量由2012年的77140篇减少至2021年的60209篇,总减少量16931篇,近10年来发文量持续下降,总降幅达21.95%,年均降幅2.7%。就近3年而言,发文量降幅趋势持续加大,2021年比2019年减少3859篇,下降幅度年均3.05%,尤其2021年降幅达4.3%,下降趋势未有减缓迹象。
自然科学类期刊发文量由2012年的67889篇减少至2021年的58076篇,总减少量9813篇,近10年来发文量持续下降,总降幅达14%,年均降幅1.7%。就近3年而言,发文量继续下降但趋势变缓,2021年比2019年减少905篇,下降幅度年均0.77%,其中2020年还出现了发文量增长情况,增幅0.21%。
医药卫生类期刊2012年发文108650篇,到2021年发文79658,总减少文献量约2.9万篇,下降总幅度达27%左右。近10年每年都连续下降,年均下降3.37%。且2020-2021年下降幅度为4.51%,减少3761篇,下降幅度未见有放缓趋势。
农业科学类期刊发文量由2012年的38534篇降低至2021年的34995篇,整体降幅9.18%,与其它学科相比,农业科学类期刊降幅较低,年均降幅仅为1.05%。与其它学科不同,农业科学类期刊发文量在近3年出现不断增长的趋势,2019-2021年,累计增加文献746篇,增幅2.18%。由此看出,农业科学领域期刊发文保持良好的发展韧性,虽然有增减波动,但不断朝着积极方向发展,与其它学科形成明显反差。
工业技术类期刊的整体发文量在所有学科中发文量最多,最高峰在2014年发文量超15万篇。发文量由2012年的149767篇降低至2021年的136256篇,整体降幅为9.02%,是所有学科中降幅最低的期刊,年均降幅仅为1.03%,与农业科学类相仿。从近3年发文变化来看,2019-2021年累计减少文献2404篇,降幅1.73%,下降幅度整体平稳。
期刊用户评价与感知
期刊评价是一项综合复杂的动态过程,既有的以中文影响因子为基础的传统期刊评价体系在一定维度能够反映期刊的办刊水平及整体质量。然而也有弊端,例如,已有明确证据显示,通过大幅降低发文量、专家约稿、提高作者资历门槛等技术性操作,能够快速有效精准提升期刊影响因子。随着国家“破五唯”进程的不断推进,在国际出版集团快速扩张的背景下,中国学者(生)的投稿选择日益多样化。近年来,绝大多数中文期刊版面大幅缩减,加之版面机构垄断、作者单位歧视等现象愈演愈烈,投稿人对中文期刊的不信任感愈发加剧,不少中文期刊已经变成少数人的自留地。大多数学者(生)已不再将中文期刊作为投稿首选,而是更倾向于将一些优质稿件投向外文期刊。因此,高效、开放、包容、共享是未来期刊可持续生存发展的唯一方向。发表记调查显示,在中英文期刊投稿优先级排序时,63%的受访者明确表示会把稿件优先投给英文期刊,仅有17%的受访者愿意优先把稿件投给中文期刊。
随着大量中国学者优先把优质稿件投给外文期刊,未来中文期刊在获取优质稿件方面的竞争将不断加剧,优胜劣汰将成为期刊发展所面临的必然局面。因此,任何不重视投稿人主观评价的期刊将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事实上,不少中文期刊一直秉持科学的发展理念,为投稿人提供便捷的投稿方式、及时的投稿反馈、透明的审稿流程、高效的审稿效率、亲民的编辑服务等,在广大学者(生)群体中形成了良好的口碑,具有广泛的学术影响力,由此形成的正反馈使得学者(生)更愿意把优质稿件投给这些期刊。
发表记依据用户评价,选取了社会科学领域达到一定评价数量且用户口碑在9分以上的(部分)期刊,以供投稿人参考。
学者(生)发文感知
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发表环境,约81%的受访者表示发表论文的第一驱动力是满足毕业要求、升学、找工作或评职称等,仅有13%左右的受访者将兴趣爱好作为论文写作发表的第一驱动力。
隐含的驱动力在某种程度上和对所发表论文的自我价值认知有关,18%的受访者认为自己发表的论文毫无价值,认为自己发表的论文价值一般、较大和很大的受访者分别占48%、23%和11%。
当被问到“能发中文核心,你会在意版面费吗?”,67%的受访者回答不在意,33%的受访者表示在意,表明能够发表北核的情形可以冲淡大多数学者(生)对版本费的敏感度。
在涉及中文核心期刊审稿周期的问题上,投稿人预期时间和期刊实际处理时间差异较大,约85%的受访者认为审稿周期在6个月内相对合理并可接受,但实际上仅有约30%的期刊能将审稿周期控制在6个月内,如果算上见刊时间,57%的论文都需经历10个月以上的发表周期。因此,大多数期刊的审稿周期均超出投稿人预期。
在关于一稿多投的题项上,约有44%的受访者有过“一稿多投”的经历,当被问及“你未来投稿时候,会选择‘一稿多投’吗”,约有54%的受访者明确选择不会,22%的选择会,还有24%的表示将依据实际情况做决定。“一稿多投”的合理性、合法性仍在不断得到讨论,但提出反对“一稿多投”声音的主要是期刊社,其出发点是为了维护期刊社的主体利益,多通过在投稿指南中以特别声明的形式反对“一稿多投”,其合理性和效力仍值得商榷。调研发现,有68%的受访者认为期刊审稿效率低下是“一稿多投”的最主要原因。
结 语
整体来看,当前中国学术发表生态在朝着难以持续的方向发展,中国学者在中外文期刊的发表比例已经呈现显著的反差结构性变化,大量中文核心期刊持续减少发文量的趋势未见放缓,所有学科都面临中文核心版面供给逐年缩减的情况。
在发表需求持续增长的状态下,巨大的发表虹吸效应形成,大量学者和学生的论文发表“被国际化”,国际大型出版集团对中国学者的吸稿已逐步形成垄断性优势,写在中国大地上的论文,谁来发表?
由于能力有限,难免有各种各样的纰漏,敬请理解、指正。报告信息基于JCR和CNKI数据,不包括中国台湾地区,更多内容在后期《中国发表生态报告2021》中推出,敬请关注。往期《中国发表生态报告2020》可在www.fabiaoji.com下载。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