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原文链接https://www.most.gov.cn/dfkj/hn/zxdt/202403/t20240307_189919.html
科技发展的未来在青年人才。近年来,河南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促进青年人才成长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高度重视青年科技人才成长,积极营造有利于青年人成长成才的良好环境,以省自然科学基金为主要抓手,不断优化完善青年科技人才培养链条,持续加大青年科技人才支持力度。
2016年,河南省政府批准设立了省自然科学基金,以面上和重点两类项目为突破口,着力开展基础研究,在资助的740个项目中,有214个项目的负责人通过其培育,又相继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的前期培育功能得以充分发挥。2019年,通过对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的拓面提质改革,首次以“人才+项目”的形式设立了河南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和青年科学基金项目,2022年又增设了卓越青年创新研究群体项目。四者相互衔接,依次递进,旨在以项目实施集聚、培养青年科技人才,与现有的中原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中原学者等人才类科技计划项目,共同构成河南省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2024年,河南省委省政府在财政资金紧张、其他开支压减的情况下,仍然提出扩大省自然科学基金杰青、优青项目年度资助规模,杰青项目由原来的20项增至50项,优青项目由原来的80项增至120项,增幅分别达到150%和50%,并启动了卓越青年创新研究群体项目的首批资助。
通过项目实施,培养了一批进入国内外科技前沿的优秀青年学术带头人,催生了一批前沿创新成果,为持续提升河南省基础研究水平打下了重要的人才基础。截至目前,河南省共资助了5个省卓越青年创新研究群体项目、124个省杰青项目、436个省优青项目和1296个省青年项目。其中,通过杰青和优青项目的资助,26位项目负责人入选长江学者、万人计划、国家优青等高层次国家级人才计划;81位项目负责人进而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等国家级项目资助。与此同时,众多青年科研人员及其团队取得的重要研究成果,直接或间接促进了相关领域产业创新,有效加速了基础研究与产业化的相互融通,如中原工学院瞿博阳团队将研究成果应用于无人机性能提升、电力系统碳减排等相关领域,为企业新增利润1576万元;黄委会黄科院王远见团队将水库-河道系统水沙演进模型应用于黄河流域调水调沙,利用刘家峡水库泄水6.1亿方冲刷青铜峡等4个水库,累计排沙7500万吨,实现了黄河梯级水库群有效库容的恢复和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王星星团队开展的高通量钎料制备、计算方法、焊接工艺研究为钎焊行业发展及未来高通量钎焊在相关产业的应用提供了方向和有力支撑,相关研究成果已推广应用到中车青岛四方、洛阳轴承等知名企业,经济效益显著。
今后,将持续做好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对青年科技人才的资助工作,进一步扩大资助规模、完善资助体系,着力打造河南省青年科技人才培养的“孵化器”,支持青年科技人才在奋力实现中原崛起的进程中“挑大梁”“当主角”。